T淋巴細胞 激活端粒酶來延緩衰老。近日,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Alessio Lanna團隊在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 報道發現端粒可以在細胞間通過細胞外囊泡轉移,使T細胞免于衰老,并促進長期免疫記憶。
端粒是TTAGGG重復序列,可保護染色體末端并延長細胞壽命。在端粒短(<4kb)的細胞中,增殖活動停止,復制性衰老發生得相當快。在與年齡相關的病理中觀察到端粒縮短,提供了一種將衰老(senescence)、癌癥和個體老化(ageing)聯系起來的共同機制。盡管細胞通過端粒酶依賴性和端粒酶非依賴性途徑防止端粒縮短,但作為端粒維持程序的一部分,端粒是否可以在細胞之間轉移尚不清楚。免疫突觸是由抗原呈遞細胞(APC)和淋巴細胞之間的抗原特異性接觸形成的細胞間通訊的極好例子,并啟動免疫保護反應,最終產生長壽命記憶T淋巴細胞(以下簡稱T細胞)。突觸刺激導致端粒酶激活,作為T細胞免疫反應的一部分;然而,反復的免疫突觸相互作用導致T細胞的端粒酶激活逐漸下降,T細胞衰老特征的表現、免疫記憶惡化、感染發作、癌癥和最終死亡。盡管某些細胞(包括T細胞)使用端粒酶來緩和由于其大規模克隆擴增而導致的端粒損失,但端粒酶的激活不足以保護T細胞免于增殖衰竭,從而導致T細胞衰老。因此,在了解衰老T細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T細胞采用什么策略來逃避衰老并維持長期免疫記憶方面存在差距。TEM與鏈霉親和素膠體10納米免疫金偶聯物標記人APC釋放的端粒囊泡。該研究發現一些T細胞(主要是幼稚和中央記憶細胞)通過從APC獲取細胞外囊泡(EV)中的端粒來延長其端粒。獲得端粒的T細胞變成干細胞樣和/或中央長壽命記憶細胞,而其他T細胞則開始衰老。這是一種迄今為止未知的細胞間通訊形式,APC在其未來擴增之前的初始突觸接觸期間控制T細胞的老化命運。一些T細胞(主要是幼稚和中央記憶細胞)通過非依賴于端粒酶作用從抗原呈遞細胞(APC)獲取端粒囊泡來延長端粒。在與這些T細胞接觸后,APC降解端粒蛋白復合物(shelterin)以提供端粒,這些端粒被端粒修剪因子TZAP切割,然后轉移到免疫突觸處的細胞外囊泡中。端粒囊泡保留了Rad51重組因子,該因子使端粒與T細胞染色體末端融合,平均延長了約3,000個堿基對。因此,存在抗原特異性T細胞群,其老化命運的決定是基于與APC初始接觸后的端粒囊泡轉移。這些獲取端粒的T細胞在克隆分裂開始之前就受到保護,不會衰老,從而提供持久的免疫保護。參考文獻:
Lanna A, Vaz B, D'Ambra C, Valvo S, Vuotto C, Chiurchiù V, Devine O, Sanchez M, Borsellino G, Akbar AN, De Bardi M, Gilroy DW, Dustin ML, Blumer B, Karin M. An intercellular transfer of telomeres rescues T cells from senescence and promotes long-term immunological memory. Nat Cell Biol. 2022 Sep 15. doi: 10.1038/s41556-022-00991-z. PMID: 36109671.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于外泌體之家,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