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行癌癥早篩并及時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最有效的途徑。摩爾斯癌癥中心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篩查方法,能快速準確地檢測出早期胰腺癌,或可成為高潛力癌癥早篩手段,提升五年生存率。 |
近年來,癌癥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近10 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死亡均呈持續上升趨勢,每年保持約3.9%和2.5%的增幅。大部分癌癥患者,特別是早期癥狀不明顯的癌種,往往確診時已是中晚期,一旦轉移或擴散,不僅治療難度加大,治療負擔也令人難以承受。
在所有的癌種中,胰腺癌往往很難在早期發現,而手術切除是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法。因此,胰腺癌的五年相對生存率最低,而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2021年,全球胰腺癌五年生存率實現新突破,但也只達到了10.8%。若有切實手段進行癌癥早篩,五年生存率將大大提高。近日,摩爾斯癌癥中心研究團隊發現利用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生物標記物可檢測到95.5%的I期胰腺癌,如果該技術在未來得以驗證,將為胰腺癌早篩早診提供新方法。目前,該團隊將初步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Medicine上。

圖1 研究成果
早期研究表明,癌癥早檢的潛力方法是使用EVs生物標記物。EVs含有腫瘤蛋白,而這些蛋白作為細胞間通訊網絡的一部分被癌細胞釋放到血液循環中,通過人工智能蛋白標記分析來預測惡性腫瘤的可能性。為了探索該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人員依據EVs蛋白譜開發了一種基于EVs的血液生物標志物分類器,用于檢測I期和II胰腺癌、卵巢癌和膀胱癌。 研究人員對139名I期和2期癌癥患者以及對照組(184名)進行了研究,所有受試者采血時均是首次治療。使用交流電動力學(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kinetics,ACE)(Verita?系統)平臺從血漿中純化EVs,隨后進行差異化超速離心法分離EVs、蛋白質污染、蛋白質生物標記物等分析研究。
圖2 VeritaTM 及差分超速離心法分離EVs特征研究結果表明,兩個早期階段[I期:70.5%,II期:72.5%]的敏感性相似。胰腺癌I期的檢測率達到95.5%。除此之外,還檢測出了74.4%的I期卵巢癌,73.1%的病理性IA期惡性漿液卵巢腺癌,43.8%的膀胱癌,上述結果都具有超過 99%的特異性。總而言之,結果表明EV蛋白可能憑借篩查相關的敏感度檢測到早期癌癥。
圖3 EVs蛋白生物標記物檢測三種癌癥的分期敏感性 摩爾斯癌癥中心主任、該論文的共同資深作者Scott M. Lippman博士說:“液體活檢在癌癥治療監測和疾病復發方面顯示出了良好效果,但若用于早期疾病篩查時,則可能會對本來健康的人造成傷害。新篩查技術在早期胰腺癌檢測中顯示出巨大的前景,在檢測早期癌癥方面比目前的液體活檢多癌檢測方法準確五倍。”基于EVs的多癌種檢測對早期癌癥檢測具有潛在的臨床價值,未來需要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參考資料:
Hinestrosa, J.P., Kurzrock, R., Lewis, J.M. et al. Early-stage multi cancer detection using an
extracellular vesicle proteinbased blood test. Commun Med 2, 29 (2022).
//doi.org/10.1038/ s43856-022-00088-6.
版權申明:
本文內容轉載于生物探索,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