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derna三款新冠mRNA疫苗免疫小鼠數據66
來源:BioFactory網址: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看看這三款疫苗的在小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和預防效果。 血清結合抗體滴度在129S2小鼠身上,分別接種2針三款疫苗以及對照組(不變編碼抗原),在接種第2針3周后,收集血清。ELISA顯示,不管是高劑量組(5ug)還是低劑量組(0.25ug),均可強烈刺激產生充足的anti Spike-IgG結合抗體滴度。每款疫苗觸發的血清抗體里面靶向測試VOCs變異株Spike的IgG結合抗體滴度是相似的。 血清中和抗體滴度通過FRNT(活病毒)測定接種三款疫苗的在129S2小鼠血清中和抗體滴度: (1)與未接種疫苗小鼠組相比,高劑量疫苗接種組均可強烈觸發靶向測試VOCs的血清中和抗體反應,基于不同抗原的三款疫苗觸發的靶向同種VOCs的血清中和抗體滴度基本相似(除個別疫苗之間,靶向同種VOC血清抗體滴度有4-2倍差異)。值得注意的是,三款疫苗所觸發的靶向Delta血清中和抗體滴度均明顯低于靶向其他VOCs中和抗體滴度(4-5倍)。 (2)對于低劑量疫苗接種組,與高劑量組相比,三款疫苗觸發的靶向測試VOCs的血清中和抗體滴度均降低差不多1個數量級,同時,三款疫苗靶向同種VOC的血清中和抗體滴度存在明顯的差異,還可以看到抗原混合型二價疫苗(mRNA-1273.211)靶向VOCs的血清中和抗體滴度總會同其組分之一的單價抗原疫苗(mRNA-1273/mRNA-1273.351)接近。同mRNA-1273相比,接種mRNA-1273.211 觸發的靶向WA1 D614G的血清中和抗體滴度要降低4倍。有意思的是,接種低劑量的三款疫苗觸發的靶向Delta的血清中和抗體滴度依然明顯低于靶向其他VOCs的,而且,mRNA-1273.351和mRNA-1273.211觸發的靶向Delta的血清中和抗體滴度又明顯低于mRNA-1273觸發的(3.3-3.6倍)。 血清抗原圖譜利用血清中和抗體滴度繪制血清抗原圖譜,可以更加直觀地顯示疫苗觸發的靶向各種VOCs的血清抗體滴度以及VOCs抗原差異(紅色方框表示接種mRNA-1273血清,藍色方塊表示接種mRNA-1273.351血清): (1) WA1/2020D614G與WA1/2020D614G/N501Y成簇,而B.1.351與B.1.1.7/E484K成簇,VOCs聚集在一塊代表抗原相似性。 (2)B.1.617.2具有最遠的抗原表位,這與三款疫苗觸發的靶向該VOC變異株的較低的中和抗體滴度一致。 (3)抗原圖譜顯示出高劑量和低劑量的一些差異:在高劑量組,B.1.617.2離接種mRNA-1273和mRNA-1273.351的距離相等,說明逃離兩款疫苗觸發的血清中和抗體的能力是相似的;在低劑量組,B.1.617.2位置左移,距離mRNA-1273.351要更加遠一點,表明逃離mRNA-1273.351觸發的血清中和抗體的能力要比mRNA-1273觸發的血清中和抗體強一點。 疫苗保護效果研究人員免疫129S2小鼠3周后,進行攻毒,測定疫苗免疫保護效果: (1)與未接種疫苗組相比,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小鼠體重攻毒后4天內均未發生下降。 (2)在攻毒4天后,檢測小鼠鼻腔,肺部,脾臟的病毒載量,高劑量組鼻腔中的病毒復制受到明顯抑制,而在肺部基本檢測不到病毒。 (3)對于低劑量組,與未接種疫苗組相比,鼻腔中病毒復制同樣受到明顯抑制,但是接種mRNA-1273和mRNA-1273.211小鼠的肺部檢測到Beta毒株的較高的病毒載量,甚至超過鼻腔中的病毒載量。 研究人員還在K18-hACE2小鼠身上進行攻毒試驗,因為其可以表達ACE2受體,所以要對VOCs更加易感。在K18-hACE2小鼠身上,高劑量組鼻腔中攻毒VOCs均受到非常明顯的抑制,在肺部基本檢測不到攻毒VOCs復制。總體來說,接種兩款疫苗的低劑量組小鼠誘發的針對測試VOCs的免疫保護效果相比較高劑量組均發生明顯的減弱。值得注意的是,接種低劑量兩款疫苗的小鼠肺部檢測到較高載量的Delta變異株,而接種低劑量mRNA-1273疫苗的小鼠肺部也喪失對Beta毒株的免疫保護效果,檢測到較高的Beta毒株載量。 總結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接種高劑量mRNA1273和mRNA-1273.351小鼠的肺部對野生株,Alpha,Beta,Delta均具有非常好的免疫保護效果,攻毒試驗后,肺部基本上檢測不到病毒復制。在高劑量組時,兩款疫苗觸發的靶向各種測試VOCs血清中和抗體滴度也是差不多。這說明,mRNA-1273和mRNA-1273.351觸發的血清中和抗體具有相對較好的廣譜性。 比較奇怪的是,mRNA1273.211二價疫苗低劑量免疫129S2小鼠,攻毒試驗后,肺部發生Beta變異株突破性感染,即便在高劑量時,試驗組個別小鼠肺部同樣發生突破性感染,這說明盡管該二價疫苗含有Beta Spike,似乎并未展現出二價疫苗的優勢。從近期Moderna公司公布的mRNA1273.211二期臨床數據來看,用mRNA1273.211作為第3針加強針觸發的靶向各種VOCs突變株的血清中和抗體僅僅比用mRNA1273作為第3針高2倍左右,同樣也沒有展現出特別的優勢。 這篇文章并未測試三款疫苗觸發的靶向Omicron血清中和抗體滴度和免疫保護效果,mRNA1273.211二價疫苗并不含有Omicron Spike,這可能是造成臨床二期數據顯示接種mRNA1273.211誘發的靶向Omicron血清中和抗體滴度比接種mRNA-1273加強針僅僅高2倍的原因。由于近期新冠感染流行株是Omicron ,加上其Spike 抗原獨特的屬性,在設計多價mRNA疫苗時,采用能夠觸發相對比較廣譜性血清中和抗體的Spike+明顯觸發毒株特異性血清中抗體的Spike,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于BioFactory,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