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同寫意邀請,恒諾康醫藥董事長張健存在“2022新型生物藥先進技術峰會”上做了《mRNA疫苗和藥物共轉錄加帽技術研究進展》的報告,本文系根據報告內容整理。
研究人員正在向健康受試者提供藥物,希望能清除大腦中的毒性蛋白,防止神經退化。
《科學》子刊:抗癌明星PD-L1竟然還是“減重大師”!科學家發現,脂肪DC細胞通過PD-L1調控體重
細胞外囊泡(EV)研究領域在過去十年中迅速發展,從基礎生物學研究發展為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的學科。現在正在認識到利用EV診斷和治療疾病(包括癌癥、神經和心血管疾病)的潛力。因此,正在積極探索EV作為治療靶點、生物標志物、新型藥物遞送劑和獨立療法的應用。本綜述簡要概述了各類EV的特征和生理功能,重點介紹了它們與疾病的關聯以及用于治療開發的新興策略。
近日,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Iliyan D. Iliev團隊在《細胞》期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他們發現腸道黏膜共生的真菌深刻影響著宿主的免疫和上皮屏障功能,令人意外的是,這些真菌還會通過神經免疫影響宿主的社交行為。
2022年4月10日,BioNTech 在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2022 年會上公布了其CAR-T+CARVac聯合治療 Claudin6(CLDN6)陽性實體瘤(睪丸癌、卵巢癌等)的1/2期臨床初步數據,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初步治療效果。據悉,這也是首次通過 mRNA 疫苗來改善 CAR-T 細胞的擴增和持久性的首個人體試驗。CAR-T 細胞療法徹底改變了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
2022年4月11日,WHO小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 NEJM Evidence "期刊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Efficacy of Single-Dose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 among Young AfricanWomen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單劑HPV疫苗可提供與標準三劑方案一樣多的宮頸癌保護作用。
后疫情時代,或許人們已經習慣了口罩生活,但不時卷土重來的病毒變異株,卻一再提示,在與新冠病毒的這場戰爭中,不可懈怠半分。 全球范圍內,已有多款新冠治療藥物獲批投入使用,囊括了mRNA疫苗、小分子口服藥和中和抗體。它們在預防、輕中度以及中重度治療方面各顯神通。隨著病毒變異株的迭代,中和抗體逐漸退出舞臺中央,而小分子口服藥物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本周一,一家名為Veru的上市公司宣布,其新冠候選藥...
當前,肥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流行病”,可引起代謝紊亂,增加機體罹患2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成為全人類高度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1]。我們都知道肥胖的危害性,也知道“管住嘴,邁開腿”是減肥的兩大利器,奈何打工人難以逃脫“996”的工作節奏和高熱量美食的強大誘惑力,最終也只能在肥胖之路上一去不復返。這時候,每個減肥人心中都不禁感嘆,啥時候才能有新的高效減肥方法呢?近日,華東師范大學...
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亞型株BA.1、BA.2相繼主導全球疫情,如今兩者的重組變體XE問世,傳染性比此前的BA.1、BA.2高出10%。在新冠疫苗效力和自然免疫力普遍增強、藥物和療法推陳出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癥和病死率顯著降低。但是,不可忽視的還有新冠痊愈后帶來的后遺癥,后遺癥有哪些,最長可持續多久,患者能否痊愈,這些問題目前沒有具體答案。
我叫納米Au,還能發Science!
免疫學家對人體如何防御多個新冠變異株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大量新的認知和一些意外。
《自然·醫學》:全球首個主動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體試驗結果發布!長達一年的研究,36名年輕人讓我們對新冠有了新的認知
Science發布迄今最完整的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
近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發文對治療腫瘤的雙特異抗體進行了梳理,并且預測了到2027年可能會批準的雙抗及這些雙抗的銷售額,其預計到2027年腫瘤雙抗的規模可能到達37億美元。
Nature發布:三特異性抗體技術有助于發現新機制
進行癌癥早篩并及時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最有效的途徑。摩爾斯癌癥中心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篩查方法,能快速準確地檢測出早期胰腺癌,或可成為高潛力癌癥早篩手段,提升五年生存率。
2022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負責全國腫瘤登記數據收集、質量控制、匯總、分析及發布工作。
銅是一把雙刃劍:在整個動物界,它作為酶的輔助因子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又可能誘導細胞死亡。銅穩態的遺傳變異會導致危及生命的疾病。銅離子載體和銅螯合劑都被認為是抗癌劑。然而,銅超載導致細胞死亡的機制尚不清楚。在此,作者證明銅誘導細胞死亡的發生機制不同于所有其他已知的調節性細胞死亡機制,包括凋亡、鐵死亡、焦亡和程序性壞死。因此,作者提出將這種新發現的銅誘導的細胞死亡機制稱為銅死亡。
約翰斯霍布金斯大學Martin G. Pomper和Steven P. Rowe在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IF=508.7)上重點關注突出腫瘤學中分子成像的選定、常見的成像方式和示例。